SEL五大核心能力之【人际关系】:与人相处的能力能教吗?
- 有的孩子总是“自来熟”,却不懂分寸;
- 有的孩子胆怯怕说错话,不敢结交朋友;
- 还有的孩子,总是陷入被排挤、被利用,却说不清楚哪里不对。
很多家长以为社交能力是“天生的性格”,但其实——与人相处的能力,完全可以系统教、分阶段练!
- 在SEL五大核心能力中,“人际关系技能”(Relationship Skills)
- 包括交朋友、合作沟通、设立边界、解决冲突、拒绝不当行为等,是青春期孩子幸福感与归属感的关键来源。
📗一、人际关系 ≠ 会说话那么简单
人际能力的底层,其实是这五项:
细分能力 | 具体表现 |
---|---|
主动沟通 | 敢表达、会倾听、不抢话、不讽刺、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|
合作协作 | 能参与集体、分工合作、轮流分享资源、处理分歧不翻脸 |
冲突管理 | 能说出“不舒服”、能讨论分歧、不靠攻击或逃避 |
建立关系 | 懂得建立信任感、维持联系、照顾情感温度 |
建立边界 | 说出“我不喜欢这样”“别摸我东西”,能保护自我不被侵犯 |
很多青春期社交问题(被孤立、易冲突、没朋友、依附强)都和这些能力缺位直接相关。
📗 二、人际关系能力:分阶段练习 × 分层引导
🔹阶段一:小学中高年级(9–12岁)——打社交“地基”
目标关键词:表达 + 倾听 + 分享
家庭练习建议:
- 和孩子一起玩“我说你听”的接力游戏,轮流陈述自己的观点
- 引导孩子在家庭中表达“我喜欢”“我不喜欢”
- 和孩子一起准备礼物或卡片,练习如何表达感谢与善意
可使用工具:《社交情境卡》《表达我需要的句型表》
🔹阶段二:初中阶段(12–15岁)——开始处理关系“摩擦”
目标关键词:冲突 + 界限 + 合作
家庭练习建议:
- 演练“不同意见时怎么说”:“我不同意你,但我愿意听听你的理由”
- 与孩子讨论“朋友借东西但不还”“群体活动被排挤”等真实情境,进行角色扮演
- 指导孩子识别“不尊重的行为”,鼓励说出“我不喜欢这样被对待”
可使用工具:《冲突解决四步法》《自我保护表达卡》
🔹阶段三:高中阶段(15岁+)——关系深度与情感识别
目标关键词:共情 + 陪伴 + 辨别关系健康度
家庭练习建议:
- 和孩子讨论“健康关系的特征”:尊重、互信、平等、自愿
- 进行“朋友圈体检”练习:和孩子一起分析现有社交关系是否健康
- 练习处理复杂情绪后的表达:“我当时很难过,但我不是不在乎你”
可使用工具:《关系健康度自检表》《朋友圈温度图》
📗三、家长角色:别代替,做“社交教练”
1. 不要替孩子“包办”所有社交
✔ “你去跟他说吧,我在旁边陪你” ✘ “你别说,我来找老师讲”
2. 不对孩子人际冲突“放大/压制”
✔ “你受委屈了是可以表达出来的” ✘ “你是不是太小气了?”
✔ “下次你可以试着这么说……” ✘ “哎呀,没事的,别放在心上”
3. 与孩子一起回顾关系经验,而非只盯着结果
“今天和小组合作顺利吗?” “你觉得谁最支持你?为什么?” “有没有让你觉得不舒服但又不好说的时刻?”
孩子不是不想交朋友,是不知道怎么开始 / 怎么维持 / 怎么应对变化。 你愿意一起练,他就能学会不慌不逃的社交力。
📗家长行动清单:
家庭日常中加入“倾听 + 接话 + 表达”小练习
遇到社交冲突时,不轻率评判,而是共同分析情境
用“同理+策略”帮助孩子进行人际修复或建立界限
每月进行一次“关系体检”,鼓励孩子察觉哪些关系让他舒服/不舒服
🧡小结:
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在意同伴、关系与归属, 他们想被喜欢、想合群,但也容易被误解、被卷入冲突。
给他们一个“可以练习”的家庭空间, 你陪他练会拒绝、练会沟通、练会修复关系—— 他将拥有真正稳固、可持续的人际能力,走得更远、站得更稳。
评论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,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