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锁原版阅读——核心专业术语一站式手册

语言学习阅读 16
解锁原版阅读——核心专业术语一站式手册 - 图片 1

在踏上英文原版阅读之旅时,了解并掌握一套专业术语,就如为自己配备了一张“地图”和一把“指南针”——它不仅帮助我们迅速定位书籍类型、阅读策略,还能在与老师、同伴或线上资源互动时,精准沟通需求与心得。

本文汇总了从“分级指标”到“文学分析”等多维度的核心术语,旨在为家长和学生搭建一座清晰的术语桥梁,让你在原版阅读的海洋中,既不迷失方向,又能畅享阅读乐趣。


术语英文释义
Lexile 分级Lexile Measure衡量文本难度与读者阅读能力的量化指标,用于匹配书籍与读者
分级阅读(Levelled Reading)Levelled Reading按年龄/水平将书籍分级(A–Z, GRL, Raz Level 等),逐级提升
阅读流畅度(Fluency)Reading Fluency阅读速度、准确率与语调的综合表现,流畅度高代表更像在“讲”而非“读”
阅读理解(Comprehension)Reading Comprehension理解并记忆文本主旨与细节,包括显性信息和隐含意义
推断(Inference)Inference基于上下文、常识或线索,推测作者未明说的内容或人物动机
词汇深度(Vocabulary Depth)Vocabulary Depth对单词的多维理解:搭配、变体、用法、词源和隐喻等
背景知识(Prior Knowledge)Background Knowledge阅读前对主题/文化/历史的了解,帮助快速理解和代入
略读(Skimming)Skimming快速浏览获取大意或主旨,常用于判断是否深入阅读全文
寻读(Scanning)Scanning定向查找特定信息(如数字、专名、关键词),用于答题和资料检索
精读(Close Reading)Close Reading逐句逐段分析修辞、句式、用词和作者意图,常用于文学作品的深度研读
主旨(Main Idea)Main Idea段落或全文最核心的观点或论点
段落主题句(Topic Sentence)Topic Sentence段落中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,帮助快速抓取段落要义
叙述视角(Point of View)Point of View故事讲述的角度:第一人称、第三人称有限/全知
人物塑造(Characterization)Characterization作者通过语言、行为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与动机
冲突(Conflict)Conflict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矛盾,可分为人物 vs 自然、人物 vs 自我、人物 vs 人物等
高潮(Climax)Climax情节的最高潮或转折点,是张力最强的一刻
结局(Resolution)Resolution矛盾或冲突的解决方式及其后续影响
主题(Theme)Theme文本探讨的核心思想或价值观,如“勇气”、“自由”、“背叛”等
象征(Symbolism)Symbolism文本中反复出现的物象或意象,代表更深的抽象含义
意象(Imagery)Imagery通过感官描写(视觉、听觉、嗅觉等)在读者心中塑造生动画面
修辞手法(Rhetorical Devices)Rhetorical Devices包括比喻、拟人、排比、反问等语言技巧,用于强化表达效果
文体(Genre)Genre文本所属类型,如小说、诗歌、戏剧、散文、报告文学等
文体特征(Genre Features)Genre Features某种体裁独有的形式或结构元素,如科幻小说的世界构建、议论文的论点支持
语气(Tone)Tone作者对读者或主题的态度,通过用词和句式体现,如讽刺、庄重、轻松等
风格(Style)Style作者个人的写作习惯,包括用词偏好、句式长短、节奏感等
比喻(Metaphor)Metaphor把一事物或概念比作另一事物,用以深化意义
拟人(Personification)Personification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征和情感
排比(Parallelism)Parallelism在句子或段落中使用相同结构并列表达,增强节奏感和说服力
反讽(Irony)Irony文字或情境与实际意义相反,引发幽默或批判效果
悬念(Suspense)Suspense作者通过刻意拖延信息揭示或暗示危险来保持读者兴趣
伏笔(Foreshadowing)Foreshadowing在前文埋设提示,让后续情节呼应,增强连贯性与意外性
对比(Contrast)Contrast并列展示不同元素以突出差异或加深印象
因果(Cause & Effect)Cause & Effect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,有助于理清逻辑
段落结构(Text Structure)Text Structure信息组织形式,如顺序(chronological)、对比(compare/contrast)、问题-解决等
标注(Annotation)Annotation在文本边缘或笔记中写下解释、疑问、联想,帮助深入理解
批注(Commentary)Commentary对文本的评述或分析,可与注释结合使用
思维导图(Mind Map)Mind Map图形化概览文本要素及其关系,帮助梳理思路
语篇(praxis)分析(Discourse Analysis)Discourse Analysis考察文本整体结构、修辞模式与文化语境
文本互文性(Intertextuality)Intertextuality文本与其他作品之间的引用、照应与对话
批判性阅读(Critical Reading)Critical Reading对作者立场、观点、价值观进行评判性思考
阅读策略(Reading Strategies)Reading Strategies包括预测(prediction)、提问(questioning)、归纳(summarizing)、可视化(visualizing)等
元认知(Metacognition)Metacognition在阅读中对自己理解、策略和过程进行监控与调节

使用建议

  1. 术语墙:将常用术语做成卡片或海报,贴在学习空间,随时复习。
  2. 配合实践:阅读笔记、共读讨论或写作时,刻意引导孩子使用术语,帮助内化成“思考工具”。
  3. 循序渐进:先从基础策略(略读、寻读、主旨)入手,再逐步加入修辞与批判性分析,避免一次性过载。

掌握这些术语,就像给孩子配备了一套“深度阅读指南针”,让他们能在原版世界里不走丢,也更快乐地探索文字的丰富维度。

0

评论
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!

© 2025 IntEdu 国际教育社区 - 版权所有
本网站所有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软件、程序、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受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等法律法规保护。 未经本网站明确书面许可,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。
沪ICP备19010084号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