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考试时间与安排:每年5月考试,7月出分
AP课程不是“随时报、随考”的考试体系
很多家长初接触 AP,以为可以像托福、雅思那样“反复刷分、随时安排”,但 AP 属于“学术类标准化统考”,全球统一时间,每年仅考一次,错过就只能等下一年。
所以,了解考试节奏,提早规划课程学习与报考流程,是成功拿下高分的第一步。
一、AP考试的年度节奏图
时间点 | 主要事项 | 家长/学生建议 |
---|---|---|
8–9月 | 制定全年选课+学习计划 | 明确目标,合理排布AP门数 |
10–11月 | 学校/机构内部确定报考课程 | 部分机构需提前提交意向表 |
1–2月 | 各大AP考试中心开放报名 | 特别注意报名截止日期! |
4月中 | 报名截止 & 考试证件确认 | 检查考试安排、地点、准考证等 |
5月初–中旬 | ✅ 全球统考(为期两周) | 每门考试仅安排一个时间点 |
7月上旬 | 出分(由 College Board 发布) | 登录CB官网查分、发送大学 |
二、考试安排:分上下午场,每门课程固定时间
周次 | 上午场(8:00) | 下午场(12:00) |
---|---|---|
第1考试周 | 英语文学 / 化学 / 统计等 | 心理学 / 计算机科学等 |
第2考试周 | 微积分 / 生物 / 物理等 | 经济学 / 世界史 / 拉丁语等 |
同一门课全球统一考试时间,不能自由调整时间或补考,除非特殊情况申请“late testing”(仅限突发情况)。
三、考试时间长度参考(含准备时间)
科目类型 | 考试时长 | 示例 |
---|---|---|
英语类(Lang/Lit) | 3 小时 | 阅读+写作三篇 |
数理类(Calc/Stats) | 3 小时 | 选择+简答混合 |
理科类(Bio/Chem) | 2.5–3 小时 | 含图表分析、实验题 |
心理/地理/历史类 | 2–2.5 小时 | 短答+论述结合 |
语言类(中文/法语) | 2 小时(含口语+听力) | 计算机测试 |
Studio Art类 | 无笔试,交作品集 | 需提前上传作品,5月前截止 |
四、报名与考点说明
项目 | 说明 |
---|---|
报名方式 | 多数中国考生通过“AP考试中文报名网站”报名(apchina.neea.edu.cn) |
考点类型 | 官方授权国际学校、教育中心(如:金吉列、启德、四中网校) |
报名门槛 | 有些考点需校内学生优先,需提前联系了解政策 |
报名费用 | 约每门考试人民币 1300–1500 元(各考点略有不同) |
五、出分与送分时间
时间点 | 事项 | 建议 |
---|---|---|
7月上旬 | 登录 College Board 官网查分 | 注册CB账号,绑定学生信息 |
7月–8月 | 向大学免费/付费寄送成绩 | 提前准备目标院校代码及寄送计划 |
出分后可申请“成绩复查”或“取消成绩”,但流程繁琐,请慎重使用。
六、常见家长问题答疑
疑问 | 解答 |
---|---|
❓ 可以报几门? | 没有限制,常见组合是 2–5 门 |
❓ 一年能考几次? | 每门课一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|
❓ 考砸了怎么办? | 可第二年重考,但建议稳扎稳打 |
❓ AP课程一定要和考试同年完成吗? | 不强制,有些学生先自学、后报考 |
✅ 结语:一次考试,多重意义,务必提前准备
AP考试虽然只有一次,但决定的可能是:
- ✔ 是否获得大学学分或免修课程机会
- ✔ 是否在申请材料中展示学术能力
- ✔ 是否通过“低成本”方式向名校证明自己
建议家长在每年10月前就启动课程规划与考试准备,避免仓促应对。
评论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,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