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Wonder》:多视角成长 × 同理心启蒙 × 温暖力量
如果你希望孩子“在故事中看到别人的感受”,并学会善意与勇气,《Wonder》 是一部不可错过的成长力作。
📘 基本信息
项目 | 内容 |
---|---|
书名 | Wonder |
作者 | R. J. Palacio |
推荐年龄段 | 9–13岁(G4–G7) |
蓝思值 Lexile | 790L |
关键词 | 中学成长 × 多叙视角 × 接纳与善良 |
相关作品 | 365 Days of Wonder(365条善良箴言);图像小说版 White Bird |
📘 为什么它让许多家庭都感动?
主角奥吉(Auggie)年仅10岁,却因为面部差异从没上过公立学校。他第一次踏入校门,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挑战,也冲击着全校的“好心”“排斥”“成长”。
**《Wonder》**从Auggie、姐姐Via、同学Jack等多个视角切入,用温柔而真实的笔调告诉我们:
“善良是一种选择”,那是在人群中最强大的力量。
这不是一个“童话”,却能让孩子体会到“真实的世界也可以有温暖”。
📘 阅读它会收获什么?
✅ 阅读力与文学素养
- 790L 蓝思值定位恰到好处,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及早期初中;
- 多视角叙述(8人轮读)帮助孩子理解复杂结构与心理描写;
- 语言简洁却富表现力,是写作好素材来源。
✅ 同理心与社会意识
- 学会理解不同背景的人,关注他人的情绪;
- 经历学校霸凌、排斥,又感受友情和支持;
- 出台“Choose Kind”运动,背后的社群讨论意义巨大。
✅ 写作与谈话素材
- “如果你是Jack/Via,会怎么对待Auggie?”能展开一篇好议论文;
- 全书“十年一书”式影响力,许多IB/AP作文题引用;
- 学生可模仿构思“多视角短篇”,练习不同角色的心声表达。
📘家庭陪读好方式
- 分段朗读:每章后由孩子复述并用中文分享他的感受;
- 视角讨论:不同人物章节后一起探讨“TA为什么这么想?”;
- 善良实验:一起制作“Kindness Jar”,记录生活中的小善举;
- 影书对照:观看2017电影《Wonder》后对比原著,练习观点表达。
📘 附加资源推荐
书名 | 作者 | 推荐理由 | 适合年龄 |
---|---|---|---|
Fish in a Tree | Lynda Mullaly Hunt | 关于一位患有阅读障碍的女孩,描绘“隐藏痛苦下的成长”,适合喜欢 Wonder 的孩子 | 9–12岁 |
Out of My Mind | Sharon M. Draper | 残障女孩拥有超群智慧却无法说话,深度展现被误解的处境与坚持 | 10–14岁 |
Because of Mr. Terupt | Rob Buyea | 多位学生视角讲述与老师的关系,风格与《Wonder》类似,强调个体成长与集体温情 | 9–13岁 |
Mockingbird | Kathryn Erskine | 自闭症女孩失去哥哥后的自我寻找之路,语言细腻、情感充沛 | 10–13岁 |
El Deafo | Cece Bell | 自传式图像小说,讲述听障女孩如何变成自己心中的超级英雄 | 8–12岁 |
The Thing About Jellyfish | Ali Benjamin | 好友溺水离世后,女孩借助科学探索悲伤与悔恨,沉静又富有哲思 | 10–13岁 |
Rules | Cynthia Lord | 有自闭症弟弟的女孩如何面对“别人家的孩子”和自己渴望“正常”的矛盾情感 | 8–12岁 |
Stargirl | Jerry Spinelli | 一位特立独行的女孩如何影响学校文化与人际关系,富有象征性与思辨性 | 10–14岁 |
The Miscalculations of Lightning Girl | Stacy McAnulty | 被闪电击中获得数学天才脑力的女孩如何重返校园,与现实和自己和解 | 9–13岁 |
Wonder系列衍生作品 | R.J. Palacio | 包括 Auggie & Me, We're All Wonders, White Bird,分别拓展角色视角、绘本表达与历史寓意 | 7–13岁 |
📘 蓝思值为什么这么重要?
- 790L 适合准备进阶中学阅读体系的学生;
- 可帮助孩子训练中等难度文本理解能力;
- 多视角结构提升对复杂叙事的驾驭力。
📘 Wonder 不是让孩子泪目,而是让他们学会“看见别人”。
它告诉我们:
生活的美好,不只是光鲜亮丽,更多时候,是那些温柔体察中的共鸣。
这是一本能读一遍、讨论一次、影响一生的书。你准备好和孩子一起读这本“心灵温度书”了吗?
评论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,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