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B的分数,到底怎么来的?
在国际课程愈发受关注的今天,IB因其“全人教育理念”与全球认可度,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选择。但当孩子进入DP阶段后,家长常常会疑惑:
- “这门课期末考不错,怎么才拿5分?”
- “EE和TOK原来还能加分?”
- “IA到底占多少比例?是不是可以拉分?”
本文将带你全面拆解IB的评分构成 × 核心项目加分机制 × 每门课得分标准 × 总分段位意义,帮助你从家长视角理解:“IB的每一分背后,是孩子怎样一步步写出来、做出来、展示出来的”,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学习节奏、定位努力方向、规划升学路径。
一、IB总成绩如何构成?
评估构成 | 分数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6门课程成绩 | 每门最高7分 → 总计 42分 | 课程评估由内部 + 外部评估组成 |
核心项目加分 | EE + TOK → 加分最高 3分 | 最终总分最高 45分 |
二、IB课程评分机制详解(每门课)
评分来源 | 比例说明 | 内容 |
---|---|---|
Internal Assessment(IA) | 通常占 20–30% | 由校内老师指导完成的项目/论文/实验/口头展示等 |
External Assessment(EA) | 占 70–80% | 全球统一考试(分卷进行),由IBO统一阅卷 |
每门课程最终得分(1–7分)由IA与EA综合评分后计算得出。
举例:不同科目的IA评估任务
学科 | IA形式 |
---|---|
数学 | 一篇探索性研究报告(如:统计分析、函数建模) |
物理/化学 | 实验设计 + 数据分析报告 |
经济 | 对真实经济现象的应用型分析文章 |
语言A | 文学评论性写作(选自课程阅读文本) |
语言B | 口语录音 + 写作评估 |
心理学 | 模拟实验报告与分析 |
IA不仅考察知识,更考察思维过程、结构表达与原始观点。
三、核心项目加分机制(EE + TOK → 3分)
EE评分等级 | TOK等级 | 加分情况(满分3) |
---|---|---|
A | A | 3分 |
A | B / B | 2分 |
B | B | 1分 |
C 及以下 | C 及以下 | 0分(无加分) |
E(Fail) | 任何 | 无文凭(IB Fail) |
EE或TOK若得E,则整份IB Diploma无效。
四、IB成绩中的“7分”是如何划分的?
分数 | 描述(官方定义) |
---|---|
7分 | 卓越表现,完全掌握所有核心概念,推理表达严谨,超越基本要求 |
6分 | 优秀表现,掌握几乎全部知识点,有少量不足但整体水平高 |
5分 | 较好表现,基本概念清晰,能力稳健,但有提升空间 |
4分 | 合格表现,基本掌握课程内容,分析层次稍弱 |
3分以下 | 不及格或边缘合格,理解较弱,答题质量不足 |
要获得 IB 文凭(Full Diploma):
- 6门课程总分 ≥ 24分
- 没有单科得分低于3(过多3分可能也会fail)
- EE 和 TOK 至少非“E”等级
- 完成 CAS 要求
五、IB总成绩等级对照表
总分区间 | 大致评价 | 升学意义 |
---|---|---|
42–45 | 世界顶尖级 | 牛津、剑桥、哈佛、斯坦福等候选者常见分段 |
38–41 | 竞争力强 | G5/美本前50/港新顶尖常见录取段 |
34–37 | 主流认可段 | 加拿大、澳洲、英美主流大学入学线 |
30–33 | 较稳定段 | 一般国际大学/中上公立院校线 |
<30 | 需补材料支持 | 大学申请需结合其他背景强化,如活动、作品集等 |
IB评分不是拼分数,而是拼能力: 你写的IA、做的实验、交的论文、展示的观点,都会直接影响得分。 熟悉评分机制,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方向、在升学中有策略。
评论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,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!